【鋼琴名家專欄】阿格麗希的二三事與演奏樂曲的介紹

 

阿格麗希被譽為音樂神童

 

阿格麗希出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,她的父親在政府部門上班,對音樂藝術也有一些接觸與愛好。

根據對談的自述,她初次接觸鋼琴,是在她兩歲大的時候,自己去摸彈鋼琴鍵盤,然後很快的在幾個音當中摸出調來。

自接受第一位鋼琴老師的教學開始習琴後,她就展現了驚人的學習能力,進步非常快速,

隨後便接受當時阿根廷有名的鋼琴教師史卡拉穆札(Vicenzo Scaramuzza)的教學,

到阿格麗希八歲時,已經公開演出兩位偉大的德國音樂家的作品:莫扎特的《D小調第二十鋼琴協奏曲》,

以及貝多芬《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》。 

現代的鋼琴課,剛開始要從鍵盤上的Do Re Mi Fa Sol來認識,

五歲的小朋友經過一兩個月的學習,大概才能用雙手合力,自己彈出一首單音的《瑪莉的小羊》。

 

圖一:瑪莉的小羊旋律

 

 

而要能彈奏兩個聲部的曲子,也要經過數月了;

如果想彈奏一兩首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,肯定要認真學琴,大約到小學六年級,方能彈奏。

而《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》更在奏鳴曲的難度之上,其中包括了八度、十六分音符、大量地音階及琶音等技巧,

全曲總長有三十多分鐘,絕非一般八歲的小朋友能夠演奏的。

由此可見,她的確在音樂上擁有極大的天賦,也付出了很多心力練琴,且透露出背後鋼琴老師嚴格且一版一眼的要求。

 

圖二: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》鋼琴開始的第十三小節

 

圖三:阿格麗希巴羅波因與東西方合集管弦樂團,2014年於阿根廷。當時有演出貝多芬《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》

 

與古爾達學習:年僅十六便獲獎,首張唱片當中的「印象派」的作品

 

在十三歲時,阿格麗希與一位她非常崇拜的鋼琴家學習,

她九歲時便在阿根廷聽過他的音樂會,他叫做古爾達(Friedrich Gulda)。

古爾達是奧地利人,他能演奏非常棒的古典樂,也有自己的音樂創作,同時他也演奏爵士樂,

他曾經跟爵士鋼琴大師賀比(Herbie Hancock)作過雙鋼琴演出,

在訪談中,阿格麗希說古爾達教了她一個習慣:錄音,把自己的演奏錄起來,

聆聽自己的錯誤。這個方法對練琴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

這段時間,她跟他學習了德布西以及拉威爾的作品,也包括巴哈。

在阿格麗希十六歲時,她獲得了兩個國際鋼琴大賽(日內瓦與布索尼)的首獎,

驚艷了樂界,隔年,她與DG簽了合約,並在1960年出版了第一張唱片,

當中的主要歌曲是拉威爾(Ravel)的《水之嬉戲》(Jeux d’eau)。

 

《水之嬉戲》作於1901年,拉威爾曾自述:「我從流水、瀑布與溪流的聲音中獲得靈感。」

聆聽當中,《水之嬉戲》有許多對自然景象直接的描繪或關聯, 因為古典音樂在這個時期被稱作「印象派」,

和聲不再是傳統的功能和聲,比如:強烈的使用V級的緊張(tension)到I級的解決(release),

而去更加探索每個和弦聲音的色彩,像是使用七和弦,相比三和弦更多了七音,

聽覺便不一樣,再進一步,甚至使用到和弦的9音等更多延伸音;

技巧方面,作曲家也譜出比十六分音符還快的音群,由高音瞬間到低音,營造一片的感覺,有時為的是傳達某一個意象。

網路上有1977阿格麗希的現場演奏的版本,而她也將此曲詮釋的很好。

 

圖四:拉威爾《水之嬉戲》

 

阿格麗希的演奏

 

看阿格麗希彈奏「水之嬉戲」與貝多芬的協奏曲,能很直接的感受到她的熱情,

她彈琴時,完全專注在彈琴這件事情,也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。

而技巧的感受上,她所彈奏的所有音符,就是花費多年與鋼琴這個樂器的相處得最真實的呈現。

 

 

阿格麗希的經歷之參考資料來源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CD/cl/media/0000086414.php

http://serv.lib.npac-ntch.org/CD/26A/C026084.htm

阿格麗希的訪談

http://www.tongtuning.com/wordpress/5680

拉威爾的水之嬉戲的背景參考

http://www.hanarts.tw/2528923041292466530627700200432330525138.html

 

阿格麗希演奏聆聽

 

 拉威爾的「水之嬉戲」(Jeax d’eau – Ravel

 

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(Piano Concerto No.1 – Beethoven

樂譜來源:IMSLP

暸解課程費用及上課方式 ??
專人為我解說課程 ??

_

撰文者:顧上揚